12月,对谈 - 当『摄影诗学』看见『消失的解构』
卡别耶拉·莫拉维茨 Gabriela Morawetz&Lee教授 Kyoo Lee
主 办:see+ 画廊
时 间:12月11日 17:00 - 19:00
地 点:北京798艺术区B10 see+ 画廊
对话主题 Conversation Topic
当我们,何时,如何,发现了如今的确是一个视觉信息过载的时代?
当我们的知觉和记忆为何,在哪,粘在一起或分崩离析?
谁是那些观察者和被观察的?
来自巴黎的艺术家卡别耶拉·莫拉维茨与来自纽约城市大学哲学系的Q·李对话北京,
一场视觉诗学与哲学的邂逅,魔法般嵌入莫拉维茨那丰润层次的超现实作品中。
对话嘉宾 Panelists
卡别耶拉·莫拉维茨 Gabriela Morawetz
出生于波兰。毕业于克拉科夫美术学院,
在瑞士日内瓦当代艺术中心学习雕塑。
1975到1983获得委内瑞拉国家文化委员会的奖学金居住在加拉加斯。
从1983开始她生活和工作在法国巴黎。
其作品已被多家美术馆及博物馆收藏。
艺术家卡别耶拉·莫拉维茨的创作从不满足于单一媒介。她采用多种材料的参与,恰当地反映了她作品内 容的多重层面。最新系列“消失的解构”在颇为复杂的组合对比中,营造了一个超现实的梦幻的空间景致。 这位波兰裔法国当代艺术家一直致力于时间和空间及其相互关系的探索,她所创建的神秘而永恒的叙事让 观者充满敬畏。
Lee教授 Kyoo Lee
出生于韩国。美国纽约城市大学哲学教授。
英国华威大学安格鲁-欧洲哲学博士及英国伦敦大学文学博士。
著有《另类解读笛卡尔:盲目,疯狂,梦幻般和坏》 2012,
联合主编了两部学术期刊《女性研究季刊:安全》 2011
和《种族的批判哲学:仇外心理和种族主义》 2014 。
她同时也是美国笔会中心和英国诗歌翻译中心的会员。她的作品涉猎广泛,艺术与人文学科的交织,目前正在撰写看似独立而又隐藏着奇特联系的著作,关于《道德经》(老子),《灵魂的激情》(笛卡尔),《第二性》(波伏瓦),《他者的单语主义》(德里达) 等等。同时她也在探索传统的智慧经典与全球当代文化之间的重要联系。比如,最新学术文章《道德经中’黑色雌性动物’的转化潜力》(哥伦比亚大学2014年出版)和《蝴蝶的重温旧梦》(人性期刊,2015年),融合了笛卡尔,拉康,庄子和当代前卫诗人,体现了她对创造跨语境哲学诗歌的浓厚兴趣,以及在中国古代经典中寻求其全球当代意义的探索。